億網聯播 2022-04-03 09:53 48695
時鐘是人類最早發明的物品之一,原因是需要持續量測時間間隔,有些自然的時間間隔(如日、閏月及年)可以用觀測而得,較短的時間間隔就需要利用時鐘,鐘表一直以來都是國人鐘愛的商品之一。有關鐘表的發展歷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演變階段,那就是:一、從大型鐘向小型鐘演變。二、從小型鐘向袋表過渡。三、從袋表向腕表發展。每一階段的發展都是和當時的技術發明分不開的
公元1088年,當時我國宋朝的科學家蘇頌和韓工廉等人制造了水運儀象臺,它是把渾儀、渾象和機械計時器組合起來的裝置。它以水力作為動力來源,具有科學的擒縱機構,高約12米,七米見方,分三層:上層放渾儀,進行天文觀測;中層放渾象,可以模擬天體作同步演示;下層是該儀器的心臟,計時、報時、動力源的形成與輸出都在這一層中。雖然幾十年后毀于戰亂,但它在世界鐘表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此,我國著名的鐘表大師、古鐘表收藏家矯大羽先生提出了“中國人開創鐘表史”的觀點
歐洲在1300年發明了擒縱器,后來也創作了第一個機械鐘,可以利用像擺輪之類的振蕩計時設備。發條驅動的時鐘約在15世紀出現,鐘表業約在15世紀至16世紀開始發展,1656年發明了擺鐘
從我國水運儀像臺的發明到現在各國都在研制的原子鐘這幾百年的鐘表演變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各個不同時期的科學家和鐘表工匠用他們的聰明的智慧和不斷的實踐融合成了一座時間的隧道,同時也為我們勾勒了一條鐘表文化和科技發展的軌跡。 關于中國的鐘表史,得從三干多年前說起,我國祖先最早發明了用土和石片刻制成的“土圭”與“日規”兩種計時器,成為世界上最早發明計時器的國家之一。到了銅器時代,計時器又有了新的發展,用青銅制的“漏壺”取代了“土圭”與“日規”。東漢元初四年張衡發明了世界第一架“水運渾象”,此后唐高僧一行等人又在此基礎上借鑒改進發明了“水運渾天儀”、“水運儀象臺”。至元明之時,計時器擺脫了天文儀器的結構形式,得到了突破性的新發展。元初郭守敬、明初詹希元創制了“大明燈漏”與“五輪沙漏”,采用機機械結構,并增添盤、針來指示時間,其機械的先進性便明顯地顯示出來,時間性電益見準確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投入大量資金發展鐘表工業,使這一產業得以快速發展,此后,中國的改革開放以及經濟全球化發展給中國鐘表業帶來了繁榮。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鐘表業經歷了進料組裝-外觀件制造-產品開發-創立品牌的發展過程,目前已形成配套齊全的鐘表制造工業,除高端機芯外的所有零配件均可加工生產
漳州鐘表批發廠家,漳州鐘表生產廠家,漳州鐘表批發市場,漳州鐘表品牌推薦,漳州鐘表如何制作,漳州哪里有賣鐘表,漳州鐘表什么牌子的好,漳州鐘表哪家做的好
? 2022 ce114.com 版權所有:福建騰媒傳媒有限公司 全國服務熱線:4000-597-400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閩B2-20200538
ICP備案/許可證號:閩ICP備2022014755號-2 商標注冊號:35309124